黃芪甲苷是一種從黃芪上提取出來的高純度藥物,有“超級黃芪多糖”之稱。黃芪甲苷能增強機體免疫力、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。
黃芪甲苷( astragaloside IV,ASI )又稱黃芪皂苷IV,是從豆科植物蒙古黃芪[ Astragalus membr- anaceus( Fisch. ) Bge. var. mongholicus (Bge. ) Hsiao]或膜莢黃芪[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( Fisch. ) Bge.]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種皂苷類成分。黃芪甲苷對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[1],但口服生物利用度僅為2.2%,該化合物在油中、水中均不易溶,因此,本文作者探討先將其制備成類似黃芪甲苷磷脂復合物的藥物載體,然后制備黃芪甲苷脂質微球(ASI-LM)注射液,以期提高黃芪甲苷的生物利用度。
一種制備方法:
將質量分數分別為2.50 %的注射用甘油、0.050 %的油酸鈉、0.20%的波洛沙姆188(F68)、0.20% 的 Tween 80、0.010 %的 EDTA -2Na 分散于適量注射用水中,于75 ℃攪拌至全部溶解,作為水相;將質量分數為0.055% 的高純度黃芪甲苷、1.20%的磷脂加入適量無水乙醇中,75 ℃磁力攪拌加熱回流反應 2 h,揮盡乙醇,加入MCT、LCT 組成的混合油相(暫定體積比為1∶1),總含量的質量分數為10 %),80 ℃下加熱攪拌 30 min ,然后緩慢加入到高速組織搗碎機(10 000 r·min- 1 )的水相中,攪拌10 min;所得初乳以 0.1 mol·L – 1的鹽酸溶液調節至 pH =8.0,用注射用水稀釋定容至處方量,轉移至高壓均質機中,在 20 ℃、80 MPa 壓強的條件下均質 6~10 次后,裝瓶,氮氣封罐,100 ℃旋轉水浴滅菌 30 min,置于冰水浴中迅速降溫,制得黃芪甲苷脂質微球注射液。
結合上海依肯設備的制備方法 通過高速剪切法制備初乳,二級高壓均質法制備脂質微球。以滅菌前后脂質微球的外觀性狀、粒徑、Zeta 電位變化為評價指標,分別考察了油相組成、乳化劑及穩定劑的用量、pH值、高壓均質條件以及滅菌過程對制劑穩定性的影響。結果 確定黃芪甲苷脂質微球注射液的相關處方組成及工藝為:質量分數( w)為 10.0% 的油相[注射用大豆油(LCT) 與注射用中鏈脂肪酸甘油酯(MCT)等比例混合]、1.2%( w)的大豆卵磷脂、0.1%( w) 的 Tween 80、0.2%( w)的 F68、0.05%( w)的油酸鈉、0.01%( w)的EDTA;均質前調節 pH=8.0,80 MPa 的壓強條件下均質 8 次,于 121 ℃高壓滅菌 8 min。制得該脂質微球注射液的包封率為 88.01%,滅菌后制劑仍能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。結論 該處方工藝可行,所得制劑的物理化學穩定性良好。